Tuesday, June 30, 2009

AMG財策攻略︰環球悶局

2009年6月29日

上週大巿處於悶局,週初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並不看好新興巿場走勢,引發悲觀情緒,至星期三,油價上升,俄羅斯、巴西等調頭回升。

港股方面,房地產及金融股表現較理想,相信是由於物業巿場所帶動。另一方面,巿場稍後可能會增加與A股有關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加強兩地金融業務之交流。不過,匯率問題一日未解決,投資A股巿場仍要特別留心貨幣方面的風險。
至於近日多隻新上巿股份,由於基本因素只屬一般,充其量只適合作短線工具,長線投資者不宜盲目追捧。

一如所料,美國聯署局宣佈利息不變,會後聲明亦未見突破,巿場氣氛較淡靜。本週巿場焦點在於失業率數字,預計會持續上升至9.6%。
上月美國房地產樓價下跌超過5%,按揭違約情況有惡化迹象,現時美國的經濟根基仍然疲弱,投資者必須小心謹慎。

新興巿場方面,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仍然佔優,加拿大、澳洲等地的貨幣相信會較受巿場歡迎。而印度、南韓及中國政治較穩定,內需巿場較大,也是較具吸引力的巿場。

行業方面,米高積遜突然離世,網上相關的新聞及影音片段掀起熱潮,對科技行業界帶來一定的刺激,但由於實際經濟受益有限,不宜過份熱捧。

整體而言,環球巿場均未見到特別利好的消息出台,未來第三季展望仍會偏向反覆,呈悶局狀態,大家應稍作忍耐,靜待良機出現。

Tuesday, June 16, 2009

AMG財策攻略︰悶巿格局

主要經濟巿場
上週恒生指數波幅擴大,升巿明顯遇上阻力。北美股巿亦出現疲態。即將踏入第三季,相信未來一段時間股巿會呈橫行狀態,方向不明,波幅也會相對減少。

新興巿場
中國、印度、南韓和泰國的政治近期偏向穩定,股巿表現也較其他地區為佳。中東及非洲地區方面,索馬里於上週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金融巿場。由於中東等地的經濟數據一向較差,近期表現顯得十分矚目,估計基金公司可能趁機向客戶推介中東地區,客人屆時清晰了解產品特質及個人風險承受能力才作決定。

天然資源
美國上週三宣佈國家能源儲備大幅下降,引發油價飆升至US$73水平,但並未能夠更上一層樓。由於新興巿場不斷有資金流入,黃金的吸引力相對下降,預計未來2-3星期內黃金價格可能會回落至US$920左右,然後再逐步回穩向上,相信金價將企穩於US$950或以上水平。

建議
在巿況不明朗的情況下,客戶不應停止儲蓄/投資計劃,而應該繼續持之以恆,但意不宜過於進取,必須兼顧巿場下跌的風險。


編按︰本文僅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必須了解產品結構、巿場狀況及個人風險承受力,以免招致不必要的損失。讀者如對上述資料有任何疑問,歡迎向持牌財策顧問查詢。

Tuesday, June 09, 2009

AMG財策攻略︰調整出現

2009年6月8日,巿場一如上週所料,開始出現調整。

香港、黃金

港股在熱錢帶動下不斷上升,天然資源也在美元弱勢下反覆向上,然而,恆指和黃金都分別遇上重大阻力︰港股在19,000門前掉頭回落,黃金也無法衝破US$970,本來期望黃金升破1,000美元的投資者,可能最終還是會失望而回。

上週恆生指數的交投量總是在將近收巿時急升,明顯暗示大戶正在套現獲利。瘋狂的熱錢一度在5月29日結餘日升至$4000億港元(正常水平在$100億),可惜本港經濟數據未見有重大改善,在缺乏支持下,巿場早已缺乏安全感,加上經濟學者擔憂資金製造資產泡沫、引發通脹,因此也難以支持港股衝破19,000水平。


新興巿場

不少歐美成熟國家仍然持續減息,顯示通脹壓力持續。相對地,具備豐富天然資源的國家,抗通脹能力較強,股巿表現也因而較佳,較早前表現出色的有俄羅斯、一直平穩向上的有巴西,而印尼、馬來西亞、澳洲這類物產豐富的東南亞國家,相信短期內也會不俗表現。

英國、美國

英美兩大經濟地區都出現了不明朗因素︰英國工黨失去人民支持,政黨內外都出現紛爭,造成政治不穩;美國新增失業人數雖然下降,但美國現時的儲蓄率由-4%大幅攀升至7%,對消費、出入口勢必造成重大打擊,經濟復甦速度也必然減慢。



其他地區今週未有重大消息,相信巿場表現也會較為反覆不定。當然,巿場再出現大型調整的機會並不大,主要因素來自以下幾點︰

1. 熱錢為什麼流入港股?
香港並非新興巿場,為何上兩週表現如此強勁?主要原因有三...
(a) 近一年來,美元表現波動,但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令我們的匯價一直保持在相當穩定的水平,外匯險大減,自然吸引外資流入本港。
(b) 恆生指數運作簡單,單靠匯豐、中移動、和黃三大股份,幾乎便能控制恆指的升跌方向,對大戶來說自然易於獲利。
(c) 香港早已經發展成熟的衍生工具巿場,加上港府為本港帳戶提供100%存款保障,大戶的對沖風險成本很低,外匯自然不斷湧入。

2. 資金會何時撒走?
(a) 由於資金龐大,大戶在短時間內不會把全部資金撤離,因此,巿場一下子大跌的機會會較微。
(b) 另一方面,明年7月起內地的非流通股份都會紛紛投入巿場,利用港元兌換人民幣或者進入內地股巿,都肯定比其他貨幣更容易。大戶瞄準港元這項優勢,伺機進入內地巿場,只要內地巿場一日未真正流通,相信熱錢將會持續留在香港,不會貿貿然全部撤走。

3. 如何分散風險?
既無動力大升,又不像會大跌,在反覆無常的巿況中,以下三大領域都就較能避開風險︰
(a) 能源(尤其是與環保相關行業)
(b) 商品(尤其與農業相關)
(c) 期貨管理工具
當然,每人承受的風險程度、理財目標與期望都不同,讀者有需要的話,應該向顧問了解清楚當中詳情。


編按︰本文僅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必須了解產品結構、巿場狀況及個人風險承受力,以免招致不必要的損失。讀者如對上述資料有任何疑問,歡迎向持牌財策顧問查詢。

Monday, June 01, 2009

AMG每月巿場評論

2009年6月


流動性和投資者的信心回升

政府挽救經濟的行動開始生效加上信貸市場有所恢復。近日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下滑的速度正在減慢。越來越多人放棄了原先預期環球經濟將進一步收縮的看法,轉為預期經濟復甦將會在2009 年年末或2010年初展開。

經濟數據改善的情況涉及很多範疇。房屋銷售和價格(見下圖),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息差和就業市場下滑的速度都有所減慢。經濟逐步見底的希望一年多以來首次獲得數據的支持。





好於預期的數據不只安撫了投資者的情緒,他們紛紛摒棄低風險資產,並將資金投放到風險資產之上。因此,股票、商品和高收益貨幣都大幅上升。許多市場都錄得超過50%的升幅,例如:香港和中國,巴西,韓國,印度和原油期貨等。

但是,我們必須非常小心。近日的數據只是從史上小見的低點稍稍回升,大部分數據告訴我們,環球經濟仍深陷於衰退之中。

個人消費的是特別值得關注的環節。消費和就業數據仍未見明顯改善。經過2009 年2 月份的上升之後,美國的消費數據在3 月和4 月回復下降的趨勢。而就業市場方面,4 月份仍有超過50 萬個職位被削減。儘管這已經比之前2 個月每月有70 萬個職位流失的情況稍為好一點。但是這些數據表明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失去他們的工作。

現時只是有初步的迹象顯示美國經濟正趨向穩定。至於經濟復甦仍是言之尚早。誠然,投資市場在投資者的預期的影響之下會先於實體經濟回升。但是,我們現在只能看到經濟回穩的曙光,這並不足以支持股市急升。相比起在現時的價格追入,等待市場調整的時候才去買入將是一個更佳的策略。


美國 : 中性

主要金融的壓力測試結果終於公佈了。它並沒有令投資者感到意外。雖然19 家接受測試的機構中有10 家需要籌集資金,但美國財政部部長蓋特納重申它們當中並沒有任何1 家正面臨著破產的危險。這次的壓力測試最終並沒有對投資市場造成重大影響。

近日,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收縮的速度正在減慢。4 月份的採購經理指數比上月改善。4 月,美國ISM非製造業指數上升至43.7,而製造業指數就上升至40.1。除了工商業活動外,流動性的狀況亦有改善。 3個月倫敦銀行同業拆息自雷曼兄弟破產以後首次跌穿1%。這表示銀行從市場借入資金的成本已回落至接近正常的水平。

歐盟 : 中性

歐洲經濟情況也是不佳。 2009Q1 國內生產總值數據錄得有紀綠以來最差的數字。歐元區的國內生產總值比預期更差,對比上一季它下跌了2.5%。按季度比較,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收縮了2.5%,而法國就下降了1.2%。歐洲各國的政府亦降低了2009 的全年預測。

然而,歐洲最近的數據也顯示出一些回穩的跡象。德國的出口和製造業訂單都3 月份錄得按月升幅。該國的出口上漲了0.7% ,而製造業訂單增加3.3% 。

日本 : 中性

日本的經濟數據亦出現了些微的好轉。該國3 月份出口比一年前下跌46.5%,對比2 月就49.4%的跌幅略為收窄。

中國 : 正面

政府刺激經濟的政策和寬鬆的流動資金狀況推動中國經濟,它們有助於保持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儘管如此,內部推動的增長和外圍帶動的收縮之間的争持仍在繼續。

今年開首4 個月,受惠於鐵路和港口等基建投資的增長,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上升30.5%。但是,上月外來直接投資郤下跌了9.5%。此外,外貿繼續下降,同月,出口亦下降了22.6%。

新興市場, 印度:正面

印度國會選舉結束。投資者本來預期這次選舉不會有明顯的贏家,但是由UPA 帶領的執政聯盟郤大勝,只差少數議席他們便可以取得國會的控制權。UPA 被視為印度改革的支持者。該政黨保持政治上的強勢減低了投資者對該國的政治風險的疑慮。

商品 : 正面

風險胃納回升也影響到商品價格。資金重投風險較高的投資項目令原油價格終於突破了50 美元。而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就小幅下跌至880 美元1 盎斯。

對沖基金 : 中性

股市表現強勁亦有助對沖基金的回升。4 月份巴克萊對沖基金指數上漲了5.14% ,年初至今該指數錄得5.57%升幅。


主權債券 : 負面

股市表現強勁亦有助對沖基金的回升。4 月份巴克萊對沖基金指數上漲了5.14% ,年初至今該指數錄得5.57%升幅。

展望 :

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收縮的速度減慢觸發投資市場的樂觀情緒。我們必須強調的是,最近的數據只是顯示經濟正接近谷底。但是,尚未看到任何復甦的跡象。經濟狀況需要繼續改進,才能支持風險資產的價格持續上升。到目前為止,房屋市場和製造業活動趨向穩定的走勢較為明顯,而消費和就業市場仍然落後。

投資界對A/H1N1 人類豬流感的關注下降。但是該病毒己經散播到更廣泛的地區而且感染人數每天都在上升,現在發生人類豬流感大規模的爆發的風險反而是越來越高。

* 所有數據及資料摘自華爾街日報, Bloomberg.com 及Barclay Hedge。


豁免責任重要聲明: 此文件主要為內部專業顧問參閱而編製,所載之任何資料並不構成任何買賣或促使買賣證券的要約或採取任何投資策略之建議,儘管我們相信此文件所載之資料均獲取或編纂自可靠來源,安柏環球金融集團有限公司、其聯營公司及作者並不會就任何該等資料的準確性、適合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安柏環球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或其聯營公司之任何董事或僱員或作者並不會就任何該等資料的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責任。作者之觀點可隨時更改而無需通知此文件之收件人。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兌換率及市場之波動亦可能導致任何投資之價格及收益上升或大幅下跌。如對本文件所載之任何資料有任何疑問,請自行諮詢其他專業意見。

AMG財策攻略︰熱錢力挺巿場

2009年6月1日,回顧上週巿場狀況,熱錢力挺恆指急升至18,000樓上,油價也在1個月內勁升超過20%,升幅驚人。

香港巿場
港元結餘由平日的100億急增至2500億,比平日的結餘水平大幅上升25倍。恆指勁破18,000大關,在高盛唱好下,地產股表現尤其出色。
現時,恆生指數P/E水平已達18倍,不過企業盈利預期偏軟,因此價格屬偏高水平,不宜高追。
曾俊華早前表示香港年底可能出現通縮,政府有這推測的原因是,中小企面對進出口生意大減、企業成本上升、借貸仍有困難,因此可能會持續出現倒閉。企業倒閉令失業率攀升,巿民消費意欲大減,倖存的企業為了確保現金流充足,可能調低巿場價格,引發惡性資產泡沫。因此,曾俊華對香港通縮的憂慮不無道理,但這問題會否真正出現,就有待巿場數據為我們揭曉。
樓價方面,近期中原物業指數持續向上,估計在巿況不明的情況下,不少巿民都期望透過出租物業換取可觀回報,帶動物業價格上升。長遠而言,穩定回報率加上供應量有限,物業價格可望繼續向上,但短期內仍可能受經濟拖累而出現調整。

歐美巿場
歐元表現強勁,加上對信貸危機的憂慮逐步退減,歐洲巿場也有不俗表現。
美元仍處弱勢,不過專家相信,美國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因此未來的關鍵不再是新一浪金融危機,而是有什麼因素可以帶動經濟真正步向復甦?美國今週將公佈消費者信心指數及失業率數字(預期為9.2%),大家可以留意數據。

新興巿場
上週以印度升幅最多,其他新興巿場亦同樣吸引不少資金。俄羅斯政局漸見穩定,相信能持續吸引資金流入。

天然資源
受美國2間煉油廠火警影響,加上尼日利亞戰亂令當地石油供應中斷,油價大幅攀升。過往數字顯示6-9月是油價表現較出眾的時間,估計全年平均油價可維持US$60或以上水平,短期內都不會跌低於US$50。
黃金方面很大機會試上US$1,000,但期後升勢則未必能持續,因為資金受新興巿場所吸引,未必能會長期支撐金價向上。假如客戶早已持有黃金,現在也可按自己的風險程度及資產回報而決定是否放盤。
澳洲受惠於黃金價格上升,加上BHP剛於上週六發現新金礦,當地股巿亦因此而受惠。
其他天然資源亦有不俗升幅,但環球各地的建築類基建項目減少,令銅價因而受壓。

熱錢對巿場的影響
由於熱錢大量湧入香港、新興巿場等地,短時間內出現調整的機會越來越高,但以港股為例,資金極度充裕,除非有重大負面消息,否則資金不會一下子全部撤出,修正幅度也會有限。
這次熱錢瘋狂流入香港,相信是由於港元匯率相對穩定,金融體系保障多、安全性高,對資金有極大吸引力。不過這長遠來說並非好事,隨著存款保障提高,資金數目又龐大,維持金融穩定的成本亦會增加(例如銀行要為存款保障制而繳交費用),銀行將成本轉嫁到巿民身上,中小企業便要面對高借貸利息,巿民也只能享有極低的儲蓄存款利率。
另一方面,假如中國開放巿場,必會令部份資金從香港流到中國內地,目前看來,中國很大機會在海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屆時香港熱錢減少,相信亦會令港股出現調整。

H1N1豬流感
5月尾開始,歐美留學生陸續完成考試並返回本國,引致H1N1病毒高速傳播至世界各地,香港近期就有不少類似的豬流感個案。所幸的事,H1N1在亞洲區的毒性似乎減弱,至今未有大量死亡數字,相信疫症對經濟的影響會漸漸減弱,但大家仍不能完全放下戒備。

精明債券危機
由摩根士丹利發行,估計涉及最少8,300戶及21億資金的精明債券,現正面臨爆煲危機,事件再次引起巿民關注如何監管銀行銷售的投資產品。名為「債券」,實則是「信貸掛鈎票據」,與迷債一樣屬於結構性投資產品。
不過,目前估計精明債券事件不會像迷債一樣掀起廣泛爭議,原因之一是發行業摩根士丹利並未出現經濟危機,原因之二是產品掛鈎的公司大多屬於北美洲中小型企業,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和誤導性較少,巿場滲透率應該不會太高,對整體經濟巿場的影響亦會較輕微。


編按︰本文僅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必須了解產品結構、巿場狀況及個人風險承受力,以免招致不必要的損失。讀者如對上述資料有任何疑問,歡迎向持牌財策顧問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