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6, 2008

法老經濟評論︰金融海嘯沒有終止

問:羅生門事件之雷曼迷你債券

雷曼失救影響了一大班手持相關迷你債券的投資者,令人關注本港對銷售投資產品的監管是否足夠,亦揭示了投資者對投資風險評估不足。雷曼發行的迷你債券屬於信貸違約掉期(CDS),買了此等產品的投資者,即是願意收取premium(即高息),然後承受相關機構的違約風險。這些屬於金融創新產品,原則上與普通債券的性質相似但不完全相同。購買債券的投資者是相信公司不會違約,購入CDS都是出只同一信念,但背後的保障程度不同。雷曼申請破產,有兩類相關的迷你債券會受到影響。第一,雷曼作為發行人的迷你債券;第二,有與雷曼作信貸相聯的迷你債券。後者的安排較為簡單,由於雷曼已經出現了信貸違約,故相關的迷你債券會被提早贖回,投資者要等待發行人的安排,但相信所得的金額會大幅少於投資本金。若然是雷曼發行的迷你債券,情況則較為複雜,雷曼作為發行人而破產,用作抵押的抵押債務證券(CDO)將會被出售,這就是問題的重心,正因為該等CDO的價值於過去一年大幅下跌,故此投資者獲得的賠償可能會很少。事實上,這類迷你債券被給予AAA評級,主要原因是其以AAA評級的CDO來作抵押品。然而,這些表面上是AAA級的產品,實際上只是投資銀行將不同年期的按揭抵押證券(MBS)或資產抵押證券(ABS)組合出來,在美國樓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這類所謂AAA級的CDO就大幅貶值。事件發展至今,大家都開始討論那個機構需要負上最大責任,本部認為是次事件極為罕有,可界定為系統性風險,實在難以怪責單一機構。將CDO評為AAA級的評級機構、容許這些產品稱為「債券」監管機構、以及未有向投資者詳述風險的零售銀行,都要負上一定責任。我們作為投資者,為了要保障自己,亦必須對投資產品作多方面及更深入的了解,方可作投資決定。


問:金融海嘯有沒有終止的跡象?

在各國政府,特別是美國的干預下,全球股市終告反彈。美國證監會將包括摩根士丹利、AIG、高盛在內的799隻金融股列入臨時禁止沽空名單(不單是無抵押沽空),有效期截至10月2日,以免美國金融機構爆發大規模倒閉潮。由於金融業已陷入資金鏈斷裂和信心崩潰的地步,一旦銀行出現經營困難或股價受狙擊,銀行亦苦無緊急貸款渠道。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銀行一旦陷入逆境,將引發經營危機,被評級機構降級,股價下跌,交易對手亦會被嚇怕。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兩條出路:賣盤給坐擁巨資的買家(例如美林),或由政府出手拯救(如AIG)。現在美國政府推出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在全球央行協助下為銀行抹掉資產負債表上早已無人問津的按揭證券,可以相信金融業的內部危機已接近尾聲,大銀行倒閉的機會已大幅降低。全球市場有望在十月止跌反彈。

但是,政府的干預措施並不代表美國或全球經濟就此復甦。7,000億美元方案只足以挽救金融機構,但由於不是注入經濟體系,對下沉的樓市並無幫助。有不少經濟學者認為,一旦金融業回穩,樓市也會跟著止跌。問題是,從雷曼兄弟和AIG的危機可見,目前資金緊縮情況極度嚴重,市場信心不可能在一夜間恢復過來。相反,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已傳播至消費市場。像銀行一樣,大部分美國消費者都是舉債過度,一旦資金流斷裂或資產停止漲價,即會無力償還按揭貸款,消費能力大減亦自不待言。從這一角度看來,我們認為樓市不景將延續到2009年下半年。另一邊廂,美元的前景頗為黯淡。美國政府花費3,000億美元拯救房利美和房貸美,又推出1,500億美元減稅刺激方案,現在再拋出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不難想像美國政府今年的預算將陷入嚴重赤字,對美元構成巨大壓力。除非金融危機持續,避險資金從股市回流到美國國庫券和美元,美元才有回天之力。現階段而言,客觀形勢相當不利。


問:融資過度極待援手

伯南克召開國會聽證會,會上經濟委員會委員就拯救方案提出尖銳問題。但是,我們仍相信方案最終會獲得通過,因為情況已是無可選擇–金融業乃百業之母,要挽救美國經濟,就不能坐看此行業失救至死。過去五年,金融業不但帶旺了房地產市場,也推動了金融創新,使大量中低收入家庭能置業安居。從長遠角度來說,這些創新的金融工具是有其正面意義的。可惜的是,這些創新來得太快,未經時間驗證;結構也過份複雜難懂,更盲目建基於經濟增長永遠持續的樂觀假設上,一旦經濟像現在般由盛轉衰,整個中低收入階層都會因這些金融工具所隱含的可調整利率而沒頂。形勢演變至今,拯救方案已是事在必行。美國經濟將進入可預期的放緩周期,但不會像日本那樣連續衰退十多年。兩國的分別,是美國實施開放移民政策,使人口不致老化。回顧華爾街歷史,像眼前般巨大的金融危機並不乏見,但這次危機跟以往最大的分別,就是對全球經濟的傳染力,而傳染媒介就是通脹和消費開支緊縮。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能做的就是設法保本。一如既往,很多投資者把目光投向黃金。諷刺地,在這種金融動蕩、經濟能見度差、通脹威脅和全球經濟失去增長動力的罕有情況下,只有黃金才能發光發熱。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08

東亞銀行事件因由及應變措施

事件起因(1) 東亞銀行營運架構安全性受質疑
東亞銀行交易員隱瞞9,300萬交易損失,上半年業績需要重寫,該行股票(0023)於停牌後表現跑輸大巿。

參考新聞︰
經濟通︰東亞(23)受交易員隱瞞損失重列半年業績,指對資本無重大影響
信報︰東亞(23)復牌僅升2% 跑輸大市


事件起因(2) 東亞銀行受雷曼倒閉風波影響
東亞在雷曼的總債務承擔為5400萬美元(約4.2億元),在美國國際集團(AIG)的總債務承擔則為600萬美元,總額為6000萬美元。除了東亞銀行,據金管局資料公佈,其他19間本地銀行亦有銷售雷曼產品。
東亞總資產達4000億元,資本逾320億元,所持有的雷曼雷曼佔東亞銀行資本約1.2%。

參考新聞︰
經濟通︰金管局公布銷售雷曼兄弟投資產品20間銀行名單
星光財經網︰東亞銀行(00023)涉4.2億元雷曼債 今早無因短訊謠言而擠提
新浪網︰雷曼資產 僅佔東亞1.2%資本


官方回應(1) 東亞銀行資本充足絕無財政危機
東亞銀行管理層謹此作出強烈聲明,有關謠言絕非真實而且全無任何事實根據。管理層並進一步確認東亞銀行之財政狀況穩健。
在知悉此惡意謠言後,東亞銀行管理層已就此事立即知會警方及香港金融管理局 ,警方正就有關謠傳採取迅速和適當的跟進行動。

參考新聞︰
明報︰東亞銀行發聲明闢不穩謠言
明報︰東亞:存戶提款沒上限


官方回應(2) 金管局總裁重申本港財政狀況穩健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說,東亞銀行有充足的流動資金,資本充足,資產質素良好,有關不穩的謠言是沒有根據的。
任志剛表示,東亞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4%,而法定要求只是8%,流動資金比率為40%,而法定要求為25%,資產質素良好,只是有很小部分的雷曼兄弟貸款。

參考新聞︰
明報︰金管局重申本地銀行穩健
明報︰任志剛:東亞謠言沒有根據
信報︰東亞(23)收市跌6.9% 金管局稱財政健全


補充資訊︰假如香港有銀行宣佈破產或倒閉,存戶資金能否取回?
根據2006年9月25日實施的存款保障制,每間銀行每名存款人最高可得HK$10萬元賠償。
不過,保障只適用於現金存款及少於5年的外幣定期存額,以下各項並不會受到任何保障/賠償
1. 用作抵押的存款
2. 結構性存款
3. 年期超過5年的定期存款
4. 以計劃成員的資產作為償還存款的保證的存款
5. 不記名票據
6. 海外存款
7. 為外匯基金帳戶持有的存款
8. 豁除人士持有的存款
9. 存款以外的金融產品
所以,客戶在銀行購買的保險、基金、股票、掛鈎存款、票據等等,全部都不受此法例保障。
(強積金及基金另行受到信託公司獨立管理資產的保障,在此不贅)

參考網頁︰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

Friday, September 19, 2008

法老經濟評論︰金融末日,言之尚早

問:中國財政政策轉緊為寬?

全球爆發金融海嘯,人民銀行宣布調低基準貸款利率27點子,降至7.20厘,令市場大感意外,但基準存款利率仍維持4.14%。此外,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亦調低100點子,但只適用於小型銀行。國內銀行貸款佔有率合計超過80%的四大國有銀行仍維持存款準備金率17.5%不變。這次公布再次清楚印證國內政策重心已從對抗通脹轉為刺激經濟,令人意外的是管理層選擇從減息入手,而不是著眼於存款準備金率。年初時,由於通脹高企,人民銀行一直不願調高貸款利率;回顧去年當熱錢不斷流入股市時,人民銀行亦不願提高存款利率,擔心刺激投機活動升溫和吸引更多炒作人民幣升值的熱錢流入。如今存款利率維持不變,只減貸款利率,目的不是要減慢熱錢的流入速度,而是要推動增長。

措施宣布當日,正值雷曼兄弟宣布破產,AIG尋求數百億美元融資,美國銀行收購美林,市場揣測中國政府擔心金融危機蔓延至中國,因此以市場干預與財政激勵方案雙管齊下,務求刺激經濟並穩定股市。由於預算盈餘上升,中國的確有能力放寬財政政策,但即使商品價格大跌,通脹壓力仍不可小覷,所以目前宏觀政策的重點只是確保經濟溫和增長,而不是期望急速倒退。在這前提下,財政放寬力度應不會太大,而且信貸增長的主要阻力是貸款限額而非利率高低。假如經濟增長繼續惡化,可以想像政府會進一步放寬政策或撤銷現有的信貸限制。


問:中資保險股可收集作長線投資

上海A股自去年高位6400點見頂後,至今下跌逾68%,帶動本港H股市場亦由高位下跌58%,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熊市是上天賜給投資者最大的禮物,原因是我們可於跌市時收集「便宜」的優質股份。中國經濟前景長線看好,股市總有一天重拾升勢,我們現時應趁股市下跌之際,鎖定優質及值得長線投資的股份,我們需要明白,於熊市慢慢收集優質股作長線投資才是致富之道。首選的板塊絕對是中資保險股,中國的保險市場發展速度急速,今年上半年中國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約5,618億元,同比增長51.1%。另外,國內保險市場的滲透率極低,07年全國人壽保險保費約有4,950億元,佔該年23萬億的內地生產總值(GDP)的2.18%,較本港的7.9%及已發展國家的10%為低。故此,國內保險業的長線發展空間絕對不容忽視。

國壽及平保早前都公布了上半年業績,總保費收入及保單管理費收入上升超過兩成,反映行業具持續發展空間,雖然有不少人擔心股市下跌會影響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可是,保費收入始終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只要保費收入有良好增長,公司的盈利增長自有保證。另外,A股市場已經累積巨大跌幅,再跌空間未必太多,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有望見底回升。

估值方面,現時兩大在本港上市的保險業龍頭,市盈率都低於17倍,配合其兩成以上的盈利增長,市盈增長率低於1。偏低的估值增加了保險股的抗跌能力,而行業前景向好則提升了其盈利增長空間,中資保險股絕對是現階段收集作長線投資的最佳選擇。


問:世界末日? 言之尚早…

繼聯儲局出手拯救房利美與房貸美與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令後,AIG終取得850億美元緊急融資,但全球投資者已成驚弓之鳥,市場跌勢持續。恐慌中,讓我們冷靜回顧一下歷史。百多年來,華爾街飽歷蒼桑,經濟周期有如四季循環。1857年8月19日,密歇根中央鐵路公司(Michigan Central Railroad)行政總裁Edwin C. Litchfield請辭,市場如常地將此事演繹為「公司出現危機」。密歇根中央鐵路的股票率先下跌,繼而拖累全部鐵路股。8月7日,密歇根中央鐵路的股價是85美元,兩周後跌至67美元。同一期間,伊利鐵路(Erie Railroad)由34美元跌至21美元,紐約中央鐵路(New York Central Railroad)亦由83美元跌至74美元。

不久,密歇根中央鐵路被政府接管。到了8月24日,實際上是銀行的俄亥俄人壽保險和信託公司(Ohio Life Insurance Trust Company)宣布破產,並隨即爆發連串醜聞和詐騙案。該公司股價在短短四天內蒸發了85%。踏入九月,存款儲備薄弱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相繼破產,資金湧向歐洲。英倫銀行和法國銀行為保自身而瘋狂加息,觸發美元暴跌。十二月,政府拋出拯救方案,危機逐漸淡化。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共有985人破產,帶來高達1.2億美元壞帳;在150年前的美國,這絕對是駭人的數目。但是,華爾街卻奇蹟地在短短兩年內復甦,直至美國爆發內戰,另一次金融泡沫再次爆破。這段歷史帶給我們三個教訓。第一,2008年10月未必是最壞的時刻;最壞的時刻仍未出現。第二,一年或兩年後,此事可能早已被遺忘,又或者大家已見怪不怪。第三,為應付陸續有來的風浪,我們必須保持冷靜,不斷學習投資之道。

認識您的基金

證監會推出「學‧投資」網站已有一段時間,不過真正有研讀網站資訊的投資者,相信並不是很多。

發生雷曼兄弟、AIG財困事件後,大家便突然緊張起來,忽然發覺,自己並不清晰自己的理財工具如何運作。

其實,「學‧投資」網站內早就有專題講解︰

http://www.invested.hk/invested/html/TC/features/funds/features_82_49_80.htm

文章這樣說︰
認可基金必須委任受託人/代管人,以妥善存管基金的資產。因此,基金管理公司並不能以基金的資產來解決公司的財政困難。
受託人/代管人必須把基金的資產與本身的資產分開存放,亦不得利用受託的基金資產,以謀取私利或清還債務。


所以,大家絕對可以放心,所謂的獨立資產信託管理保障,絕對不是理財顧問空口講白話,而是有證監會條例確認和保障的。

AIA事件官方資料

近日AIG(美國國際集團)財困危機引起許多客戶的關注,我們已為大家第一時間跟進。以下是來自官方發佈的重要資料,建議AIA(友邦)客戶仔細閱讀︰


※ 針對投資相連保險(Investment-Link Product)的官方回應

香港的財政司長、金管局主席及AIA友邦保險公司先後已公開表明AIA在港的保險業務不受是次金融危機所影響,
不過當中並未明確提及「投資相連保險計劃」(即Asset Accumulator/Capital Saver一類月供基金計劃)的細節情況。

今天我們得悉新加坡金管局對這類計劃作出明確回應,亦是唯一一個針對「投資相連保險產品」而作回應的國家。
根據當局闡釋,現時在AIA開立的基金投資戶口,其資產與AIA/AIG分開管理,將不受AIA/AIG架構/股東權益變動而影響。

以下是當地官方網站正式通告全文︰

MAS' Response to Queries on AIA :

"MAS has received queries from the public on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which insurance companies have to meet, in particular, AIA Singapore.

As with all insurance companies in Singapore, AIA is required under the Insurance Act to maintain statutory insurance funds, including an investment-linked fund. These funds are segregated from its head office and other shareholders' funds. Within these insurance funds, AIA must maintain sufficient assets to meet all its liabilities to policyholders, which include participating policies and investment-linked policies. The value of these assets is not linked to AIA's or AIG's financial condition, but like all investments, their value may be affected by general market conditions. MAS requires all insurance companies in Singapore to manage their investment risks carefully and we are monitoring the situation closely.

There are also queries on whether the financial condition of AIG would have an impact on AIA. AIA currently has sufficient assets in its insurance funds to meet its liabilities to policyholders. Policyholders should, therefore, not act hastily to terminate their insurance policies with AIA as they may suffer losses from the premature termination and lose the insurance protection they may need. "

以下是官方資料來源︰
http://www.mas.gov.sg/news_room/letters_to_editors/2008/Comments_by_MAS_Spokesperson_on_AIA.html


※針對保險業務的香港AIA官方聲明

過去數天美國國際集團(AIG)雖然曾面對短期資金壓力,但已於2008年9月16日,獲得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提供為期兩年、額度為850億美元的有抵押循環貸款,以確保充裕的流動資金。

AIG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巿場均擁有強大而有利的業務優勢,而資產更相當深厚,總資產值超過10,000億美元。

香港友邦(AIA)雖為AIG子公司,但擁有獨立而健全的帳目。由AIA簽發的保單,為本公司之直接責任。AIA具備充足資本,且受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嚴格的監管,並符合條例的資本要求。AIA會繼續正常運作以滿足客戶的需要。

AIA能有今日的雄厚資產與地位,全賴各客戶多年來大力支持及愛護。AIA對客戶的保單承擔不變,我們的專業團隊定必繼續提供優質服務,對客戶的承諾不會改變。


※ 針對AIA強積金業務的官方聲明

在過去數天,金融市場產生了異常發展。雖然美國國際集團(「AIG」)正面對短期資金壓力,但我們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市場均擁有強大而有利的業務優勢,而我們的資產更相當深厚。我們可向客戶保證,AIG對滿足客戶需要及維持客戶正常業務的承諾不會改變。

由美國友邦退休金管理及信託有限公司(「AIAPT」)及/或美國友邦(信託)有限公司(「AIAT」)提供的退休金計劃,皆受本地監管機構嚴格監管。所有由AIAPT及AIAT管理的退休金計劃資產(包括強積金計劃「MPF」及職業退休計劃「ORSO」),皆由保管人保管,並與AIG及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AIA」)完全分開。

AIAPT及AIAT皆具備充足資本,且將繼續正常運作以滿足對我們客人的責任。

金融海嘯中...我們如何自處

各位︰

連日以來,相信不少客戶都收到我的電話,或者至少收到我send來一封又一封email。

可能信件很長、電話很煩擾,不過,我希望大家真係會關心這次金融危機,細心一看我所寄來的每一封email。

我自己是AIA的保險客戶,但係出事至今,除左一個sms,一個由AIA所印製的pdf版聲明...我收唔到其他任何回應。

問客人,大家都話︰「我經紀無搵過我...聽講政府注資,咁應該無事架啦,唔係咩?」
客人又問我︰「點解你地Convoy顧問會黎講解AIA情況?我並無在康宏開呢D戶口,你地都咁關心?」


我想提一提返,Convoy係一間中介人公司,聯繫住環球巿場的各大金融機構,AIA/AIG係其中之一。
所以,我地總能夠第一時間得到相關消息。
我地亦有齊哂AIA/AIG產品的各項表格,保險、基金、強積金戶口的資料及表格,我地都有,
如果大家有需要,但又搵唔到自己的保險經紀,我地都可以幫您手填表、交表。

同時,我係以獨立顧問的身份,關心大家的理財狀況。
雖然D單唔係我開,但既然當日俾左承諾大家,我地會協助您處理所有理財需要,
如果今日我唔兌現承諾,我唔知風暴過後,我仲可以點樣誇口爭取您的信任。


所以大家真係唔駛怕煩到我。呢個係我工作,係我責任,
對您黎講,呢個唔係bonus service,而係本來就應得的服務。

當然,我未必樣樣做到最好,但大家有咩意見、有咩要求,只要肯提出,我都會盡力去做。

-------------------------------------------------------------------------------------

我想再次強調,究竟大家的資產保障程度有幾高︰

1. 康宏係中介公司,合作機構、產品數以百計,部份金融機構出事,並不影響我地的業務及運作。

2. 如果康宏不幸倒閉,您的戶口依然獨立運作,我亦可以轉到其他顧問公司,繼續以獨立顧問身份,幫您睇住個戶口。

3. 如果您選用的公司真係一夜倒閉,由於強積金、信託基金都係由獨立的信託人管理,您的錢,唔會消失、唔會有人動用到。
例如AIA/AIG就算倒閉,您的錢仍係您的錢,並非AIA/AIG資產,佢地無權用、無權掂,只能夠俾返您。

4. 如果您揀左一間有額外資產保障的戶口,仲會根據各公司個別條例而得到保障。

-------------------------------------------------------------------------------------

如果您/您家人係AIA客戶,希望您可以睇埋以下呢一段︰

官方聲明已經指出,
AIG與AIA資產獨立運作,旗下的強積金、基金都係獨立信託人管理財產。
您的錢,始於都係咁安全。香港的保監、證監亦有充份的法例、規定保障客戶利益。

美國政府$850億美金已經注資入AIG,短期財政問題已解決。

但係大家必須留意以下的風險

1. US$850億只係由政府借俾AIG的貸款,借貸期2年。

2. 呢2年期間,AIG必須變賣手上的資產,套取現金,連本帶利,要將D錢還返俾政府。

3. 美國政府已確定撤換AIG高層,新人上場,會否對AIG/AIA帶黎重大改變,呢個係未知之數。

呢度只作簡要交待,如果有咩唔清楚的地方,
建議您向我或者您自己的理財顧問再查詢詳情。

-------------------------------------------------------------------------------------

最後,多謝大家咁有心機睇呢封電郵。

請大家注意,呢封信不會就任何個別理財產品提供資訊及建議,並無任何銷售成份。
呢一度,只係分享我的個人感想,同埋交待返公司運作架構、補充經濟新聞消息。

希望我講的話,會對大家有用。

Thursday, September 18, 2008

股神傳授致富十式 首本官方版自傳 月底推出

【明報專訊】有關股神巴菲特的書籍雖然多不勝數,但其「官方版本自傳」直至本月底才正式首度面世。該本名為《雪球:巴菲特和生活的事業》(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的自傳,勢將成為今年最受注目的金融界名人書籍。書中股神向作者施羅德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竅門。施羅德本周便率先撰文,披露股神十大致富之道。

書名《雪球》來自人生格言

《雪球》一書將於9月29日出版,書名來自巴菲特的格言:「人生就像雪球。最重要的東西,是找濕漉漉的雪,以及找座斜坡夠長的山。」這本巨著厚近1000頁,由前大摩保險分析師施羅德(Alice Schroeder)撰寫,出版商為Bantam Dell,每本訂價約35美元(約273港元)。

施羅德在仍是分析員的時候首次接觸巴菲特,她當時為巴菲特的旗艦公司巴郡工作。出版商表示,施羅德花了「數千小時」和巴菲特一起傾談他的生活和事業,還得以接觸到股神的朋友,以及公司的大批舊檔案。據悉巴菲特非常欣賞施羅德對事物的理解及洞察力,兩人因而成為好友。

為了給新書造勢,出版商還安排施羅德撰寫題為「十種致富方法——對你一樣有效的巴菲特秘訣」的文章,搶閘披露股神的理財心得,包括將利潤再投資、不要做羊群、盡量勿借貸、知所進退、條件先講清、勿猶豫不決、留意小開支等。

大摩分析師執筆 訪談數千小時


出版商稱,《雪球》一書用了新角度去描繪巴菲特的人生,包括他的價值觀、他的投資策略,以及他的人生經歷,「這一切加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偉大的美國故事」。

1.利潤再投資

巴菲特在高中時和朋友合伙,買了部彈珠機放在理髮店內,又將賺到的錢用來添置彈珠機放在不同商店。最後他分別在8間店添置彈珠機,當他把彈珠機生意轉手時,就把賺回來的錢投資股票及做小生意,令只有26歲的他賺到17.4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40萬美元(約1100萬港元)

2.不要做羊群


1956年,巴菲特找來一小群投資者集資10萬美元投資,他沒有跟風到華爾街工作,而是留在他成長的小鎮奧瑪哈。由於他一直拒絕透露將錢投資到哪裏,人們還以為他已蝕光,直至14年後埋單,大家才知他的投資組合,總值已超過1億美元,原來其成功之道就是「不跟大圍」,專找一些市值被低估的企業投資,做到回報率每年都高於市場平均

3.勿猶豫不決

決定前先蒐資料,但必須找一名要好親朋,督促自己必須在死線期限前下決定。巴菲特常對自己的果斷而感到自豪,最不喜歡無謂的空想枯坐。當人們向他提出生意及投資建議時,他會說﹕「除非你清楚向我開出一個價錢,否則我不會和你談。」

4.條件先講清

在一項工作開始前,你的討價還價能力永遠是最高的。當你向其他人提供一些東西、服務時,記得先問清楚報酬。巴菲特這項經驗來自小時候,有次祖父找他和一個朋友去清理被風雪掩蓋的家族雜貨店,他們兩人花了5小時鏟雪、直到手也凍僵後,卻只獲得合共90美仙,從此巴菲特就記得在工作前要先講好價錢

5.留意小開支

巴菲特最愛投資那些對最瑣碎開支也很在意的公司。他曾投資過一間公司,該公司老闆竟試過拆散一卷聲稱有500格的廁紙,檢查是否足數(最後發現果然不夠500張)。他也很欣賞一名朋友,因為他只把辦公室面向馬路一邊的外牆髹油漆。對所有支出保持警惕,可令利潤及回報更多

6.限制借貸額

巴菲特從沒試過借錢投資,甚至連做按揭借錢買樓也未試過。以信用卡和借貸度日,絕對不會令你變得富有。股神曾收過很多人來信,他們起初都以為可管理好借貸,最後卻被債務逼得喘不過氣。他的建議是:盡量跟貸款者討價還價,爭取以你能力所及的方式還款。若你沒負債務時,儲些錢來投資

7.堅持與變通

不屈不撓以及足智多謀的小戶,也絕對有機會戰勝那些具規模的對手

8.要懂得止蝕

巴菲特少年時曾試過賭馬。他賭了一場賽事,輸錢了,由於想把輸掉的再賺回來,他把賭注押在另一場比賽上,結果又輸。那次他輸掉了整周的收入。但他自此再沒重犯這錯誤。記緊要懂得止蝕,不要被焦慮感所騙而冒險再試。

9.要評估風險

1995年,巴菲特兒子豪伊任職的公司被聯調局指控聯手抬價,巴菲特之後叫兒子評估一下在該公司繼續工作,可能發生的最好及最壞狀况。他的兒子立刻意識到,留在公司的風險,遠遠大於得着,翌日就交上辭職信。當你猶豫未決時,問自己「之後又如何?」,能幫你看清所有可能性,引領你作出最聰明選擇。

10.有錢 成功

儘管坐擁巨富,巴菲特卻不以金錢來衡量成功。他在06年就將畢生大部分積蓄捐了給蓋茨成立的慈善基金。他也不要以自己的名字,為任何建築物命名。「當你來到我的年紀,你就會以你想有多少人愛你,以及實際上有多少人愛你,來衡量你人生是否成功。這是判斷你過了怎麼樣人生的終極指標。」

Tuesday, September 16, 2008

法老經濟評論︰兩房拯救式

問:中國剛公布的通脹數據有何啟示?

國家統計局剛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出口及入口數字增長速度減慢,正反映環球經濟放緩及中國內部需求增速放緩。雖然中國8月份出口按年增長速度達21.2%,優於預期的20.6%,但若撇除產品加價因素及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兌收益,中國實質的出口增長相信已經低至單位數字。另外,中國8月份的CPI按年增長4.9%,大大低於預期的5.4%,亦低於7月份的6.3%增幅。數字反映中國的通脹壓力已得到明顯舒緩,而早前地震及雪災令物價上漲的情況亦已經淡化。中國的通脹壓力於本年2月見頂後開始回落,由於當時食品類項目錄得23.3%的漲幅,令中國2月份的CPI增長率高達8.7%。然而,正由於8月份食品類項目物價只按年上升10.3%,便直接做成通脹回落的局面。由於中央於去年開始已經大幅加強農產品及家畜業的補貼措施,相信食品價格會繼續回落,中國的通脹水平亦會進一步降低。

雖然近期油價自高位急速回落,但此並不會成為中國通脹回落的主因,原因是中國對國內成品油價格有極大的規管,在08年上半年,國際油價持續上升的時候,中國油價的漲幅都只平穩地維持在7%至8%,反而當成品油價於7月份被調高之後,油價漲幅立即飆升至22%。由於中國早於去年經濟增長速率最高時就大力調控經濟,現正踏入調控措施的收成期。就在亞洲各國都正慌忙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同時,中國只需要靜靜地等待通脹回落,故縱然環球經濟進一步滑落,中國在刺激經濟的能力及空間都較其他國家為大。


問:兩房拯救式:(市場情緒+政府開支)*時間=償付能力

聯儲局出手拯救房利美與房貸美(合稱「兩房」),雖為銀行打下一支強心針,但其實也是重注押在消費情緒的一場豪賭。假如認清這次危機的源頭–償債能力不足,就會明白拯救方案只是減緩痛楚的止痛藥,而不是根治病源的良方。方案背後涉及千絲萬縷的關係和普通股與優先股股東的利益,一般人無心亦無法理解,但是方案對整體經濟以至經濟見底預期的影響卻是各方焦點所在。

無疑,市場情緒和消費能力需要時間恢復。在經濟層面上,美國國會預算局預期美國的預算赤字將由2008財政年度的4,070億美元,增至2009財政年度的4,380億美元,這還未計經常帳的赤字有多嚇人。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歐洲與亞洲的衰退與通脹前景同時惡化,即使美國經常帳欠佳,亦未必一定降低美元的吸引力。

前美國財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國會聽證會的論調值得參考。他認為出口旺盛、商品價格下跌及政府接管兩房均屬於「令人欣喜的發展」,因為這顯示美國政府拯救國人和銀行的決心與姿態。他又預期美國經濟增長有望於「一年左右」好轉。但是,經常帳赤字膨脹,將使政府在增加開支時變得有心無力。到最後,美國的國民、銀行和政府全都淪為輸家!事實上,由於美國消費是世界經濟火車頭,加上美國不斷輸出通脹,最後全球都是輸家。

對於樓市跌至何等低位,瑞銀在上周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樓價至少要一年後才見底,這與薩默斯的講法不謀而合。要評估償付能力,應留意三項指標:通脹調整價格、價格對租金比率及價格對收入比率。七月份公布的6.1%失業率及5%以上的消費物價指數顯示樓價仍深不見底,CalculatedRisk亦估計住宅樓價可能要再跌30%才能回到歷史常規。假如所有人都知道樓市大概在2009年第三季見底,然後消費情緒會改善,那麼美股就很可能在未來六個月見底。因此,建議投資者留意2009年第二季的美股及港股,物色投資機會。


問:美元強勢–新興市場央行陷兩難

美國政府出手搶救兩房,信貸市場猶如雨過天清,全球市場報以良好反應。但是,財政部與美元告訴我們的故事卻是另一個版本。按理說,兩房涉及天文數字的巨債,勢必使美國政府的經常帳及信用度大受壓力,財政赤字加深,使貨幣及債券市場受壓。而實情卻是,美元除了在拯救方案公布後翌日下跌,此後一直保持強勢。美匯指數在過去四個交易日上升超過1.5%,攀上80.25的13個月新高。10年期美國國庫券仍企穩103美元,比公布前高出接近1%。投資者持續規避風險,資金湧入美元和國庫券。彭博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全球股市跌幅顯著,只有七個地區市場錄得正回報。商品亦已淪為拋售對象,原油價格大有跌破100美元之勢,商品市場不再是投資者的避險樂園。

我們認為,美國國庫券近期的升勢是由各國央行推動所至。前幾年,很多新興市場央行都實行分散投資策略,由美國國庫券資產換馬至股票或機構債券等高風險類別,但由於近期市況動蕩,大部分美國以外的央行至少已暫停增購新發行的機構債券產品,焦點重新投向美元及國庫券,因為兩者的流通性仍然極佳,又有充足的市場深度。在環球市場風高浪急下,美元正是最安全的貨幣,這一點對新興市場的央行來說格外關鍵。但是,由於目前機構債券與股票市場風險升高,央行不願在淡市下賤價沽出,承受巨額損失,唯有繼續持有這些資產至到期日或守候回升。這些央行的關注點不再是去年經常談論的外匯儲備增長或美元替代品,而是避險波動風險。它們的新選擇是安全的投資。此外,由於大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受壓,其央行很有可能出手干預以穩定匯價。表面看來,這些央行的外匯儲備相對GDP而言頗為雄厚,但其主要資產卻鎖死在股票和機構債券上,變現時可能出現流動性問題,整體流動比例可能低於投資者預期。投機者覷準此弱點,可能勇於推高美元,測試央行的底線。

Monday, September 08, 2008

法老經濟評論︰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問:油價會否跌穿100美元?

油價自於高位147美元一桶見頂後,在短短兩個月內已跌至110美元以下水平,跌幅超逾25%。猶記得當油價升穿140美元的時候,不少大行都紛紛發出油價會上試200美元的預期,當時的論點是國際間對原油的需求大於供應。然而,市場現時正以經濟滑落令原油需求減少這個理由來將油價沽低,事隔區區一個半月,各國對原由的「需求」竟然有如此戲劇性的轉變!?說穿了,還不如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所說,在原油合約交易中,現時有接近50%的期貨以及期權合約是掌握在那些投機商手中,CFTC開口證實,彷彿將那些大叫原油急升是需求帶動的市場人士的嘴巴,狠狠的痛擊一下。

本部相信油價的跌勢仍然會持續。首先,油價在早前勉力企於120美元附近水平,依靠的是颶風「古斯塔夫」有機會破壞墨西哥灣的煉油設施,再配合美國的油庫存數字於非用油高峰期持續向下。然而,兩大利好消息都未能將油價大幅推高,反而,市場因為颶風的威脅消失而將油價推低10美元,走勢之弱可見一斑。第二,正如上期所述,美元的升勢相信仍會維持一段時間,美元升值對油價絕對是一個利淡因素。第三,雖然OPEC表示會於油價穿100美元時減產以支持油價,但是,他們會否言行一致實在令人懷疑。另外,輕微的減產根本對油價不能帶來任何支持,就正如數月前尼日尼亞增產20萬桶不能將當時狂升的油價拉下來一樣,20萬桶期油只相等於200張期貨合約,試問又甚可能對一眾大炒家構成威脅。基於以上三個分析,本部相信油價於短期仍會持續跌勢,國際油價跌穿100美元一桶相信指日可待。


問: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美國經濟放緩的事實得到進一步印證。2008年首五個月,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長減慢至不足10%,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9%。歐洲經濟亦出現惡化跡象,2008年第二季GDP較上季倒退0.2%。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如原油、現價煤及鐵礦價格分別仍較去年同期飆升40%、90%和70%。《中國經濟信息網》預期,國內經濟增長率將於08年下半年跌至9.5%甚至更低水平,在需求下滑與成本壓力增加的雙重打擊下,國內企業的下半年業績將進一步受壓。隨著國內的地產投資增速放緩,生產成本上升的滯後效應逐步釋放,鋼鐵和資源企業的下半年盈利很大可能出現倒退。儘管鐵礦石價格上月大跌12.2%,商品部最近仍對鋼鐵行業的下半年展望表示憂慮。電力行業是管理層的嚴格調控對象,盈利前景維持審慎,幸好能源價格管制持續放寬,加上近期國際油價顯著回落,相信對電力企業的盈利有短暫紓緩作用。作為全國經濟增長之源,國內銀行業的前景亦滿佈陰霾,受多項不利因素困擾,包括存款準備金率調高至17.5%,淨息差持續收窄,貸款增速下滑等。中國經濟仍被視為半計劃型經濟,預料政府將兌現早前的承諾,推出中線財政政策以刺激經濟。市場謠傳有關方案涉及5,0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一半將用於政府資助的基建項目,因此我們認為國內基建行業可以看高一線。總括來說,由於2007年出口業仍佔國內GDP總額高達36%,面對發達國家經濟不景,中國脫鉤論恐怕難以實現。投資者仍需留意國內經濟的基礎因素變化。


問:政局穩定性是經濟和股市方向的關鍵指標

近月以來,全球政治風險顯著上升。受金融業動蕩拖累,全球經濟陷入衰退邊緣,經濟脫鉤理論逐漸淡化。衰退陰霾現已蔓延至全球基本因素最穩健的地區–亞洲。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亞洲各國致力重組資本帳、累積外匯儲備、維護匯率穩定性。但是,近期的政治危機有可能嚇怕外資,引發資金流出亞洲。

若以PE計算,泰國肯定是區內估值最低的經濟體系之一。不少投資者憧憬泰國企業盈利增長強勁,行業多元化,有助支撐經濟增長。但是,自從前經理他信流亡國外以來,泰國政局持續不明朗,危機不斷升級,反政府示威者日前要求解散執政人民力量黨,與政府支持者爆發衝突,曼谷更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日本雖貴為發達國家,但經濟多年來未見起色,仍處於掙扎邊緣。首相福田康夫上任僅11個月,因未能打破政治僵局而宣布請辭;回顧前任首相安倍晉三,在任日子亦僅為12個月。事件進一步反映日本政府內部派系鬥爭激烈,政局缺乏穩定性。

我們認為,馬來西亞是區內基本因素最佳的國家,估值合理。但是,反對黨領袖安瓦爾日前於補選中大勝,成功重返國會,有力挑戰現任首相阿都拉的管治。此事激起政治風險憂慮,投資情緒受挫,馬國股市及債市雙雙暴跌,外商投資者更報以大舉拋售。兩黨之爭現在才正式拉開戰幔,恐怕要到下一次大選才有望落幕。

台灣於三月實現政黨輪替,前景令人憧憬,但近日民進黨爆發連串貪污醜聞,聲勢大幅受挫,威脅今後的政治穩定性。貪污已成為台灣揮之不去的污點,眾多高級官員牽涉其中,打擊當地的企業營商信心。自上述事件爆發以來,各地區的市場均暴瀉不止。不少分析認為,市場已過度拋售,而真正造成拋售的元凶不是上述政治事件,而是宏觀市況不景,因為這些事件對經濟的影響只屬輕微。但是,我們認為政局不穩可觸發資金避險出逃,觀乎拋售浪潮同時席捲匯市、股市及債市,正是資金全面撤走的典型格局。可惜的是,很多投資者低估了政局不穩對股市以至長遠經濟增長的影響。歷史告訴我們,金融市場很少能預見地緣政治危機,加上新興市場近年來少有因政治危機而暴挫,形成投資者普遍忽視政治風險。在市況疲弱和流動性偏低的情況下,一旦有任何負面消息觸發游資撤走,隨時造成大規模的金融危機。


問:黃金可於甚麼價位買入?

投資者可於現價買入黃金,即使再跌仍可加碼,因為美元最終仍會返回下降軌。買入理由共有三個。首先,新一季美國GDP之所以能超出預期,是由出口拉動。美國的個人消費緊隨企業盈利下跌。如美元轉強,將進一步損害出口及企業盈利。第二,若通脹回落而銀行資金仍然緊絀,聯儲局可能透過減息注資以刺激經濟。正如伯南克指出,聯儲局的首要重點是刺激經濟,其次才是打擊通脹。第三,美國政府有一個容忍高通脹的最佳理由,就是透過增加貨幣供應為政府減債,通脹只要不致失控就可以了。過去幾個月,黃金現價由高位大跌約28%,主因就是美元轉強;美元所以能在美國經濟不景下發力上升,是由於各國央行所造成的息差。英倫銀行和歐洲央行所公布的經濟指標,使投資者相信各歐洲央行較聯儲局有更大的減息空間。要判斷金價的走向,我們可以比較不同國家的貨幣政策走向。伯南克近日暗示美國通脹率將於年內回落。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行長Eric Rosengren預期失業率將升破6%,因而認同通脹快將回落。這種說法源自菲利浦斯曲線,即失業問題升溫將導致通脹下滑。面對這種情況,聯儲局不但不應按照普遍預期加息,反而應繼續減息以振興經濟。在社會心理學角度上,美國人對經濟大蕭條存有心理陰影,所以寧願通脹高企,也不願承受經濟衰退。相反地,歐洲人對惡性通脹存有心理陰影,所以寧願經濟衰退,也不願看到通脹高企。這些心理因素令聯儲局與歐洲央行在貨幣政策取態上出現了微妙的分野。此外,美國的自然失業率約為5%,歐洲卻是6%以上。根據邊際效用分析,6%以上失業率對美國人的心理壓力,更甚於8%以上失業率對歐洲人的打擊。因此,聯儲局有可能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必要時更不惜減息,結果是美元再跌,金價回升。說到底,黃金仍是不少投資者的至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