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6, 2009

法老經濟評論︰牛市開始了嗎?

亞洲貨幣有反彈難大升 (作者︰鄧浩銘)

亞幣債券基金風險及回報比率欠吸引。亞洲貨幣經歷災難性的2008年之後,本年仍未見有太大起色,近日美元急跌,環球股市回升,再加上個別國家放慢減息步伐,令一眾亞洲貨幣出現明顯反彈,然而,筆者相信亞洲貨幣仍然未有開展真正升浪的條件。

南韓及澳洲不約而同地於是次議息會議上暫停減息,再加上中國在過去一段日子遲遲未有減息行動,令投資者開始降低對亞洲貨幣的減息預期,筆者已經多次強調,貨幣之間息差改變的預期是中短期最影響貨幣匯價的因素。例如,聯儲局於07年9月率先減息去刺激經濟,當時其他國家尚未有減息的行動,故市場預期美元與其他主要貨幣的息差會持續擴闊,令美匯指數自80反覆下跌至70,反映美元弱勢。

近日風險資產的價格回升,商品、股票、外匯等紛紛由低位反彈,表面上,聯儲局確切實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刺激了市場對經濟復甦的信心,實際上,筆者相信資產價格的回升乃由於投資者對通脹預期上升,英國及美國兩大龍頭先後實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很容易引來其他國家央行仿傚,屆時環球貨幣供應量大增,通脹升溫,資產價格自會升值。亞洲貨幣近日因市場吸納高風險資產而升值,南韓圜於短短兩星期內自低位反彈12%,其他亞幣如印度盧比、泰銖、新台幣同期升幅為3%至5%不等。

要分析亞幣能否開展較持久的升浪,始終要由整體經濟表現出發,亞洲地區經濟多以出口為主,中國2月份出口按年急跌25.7%,印度1月份出口按年急跌16%,其他國家最新的出口數字全部都急跌,試問甚會對經濟沒有影響?為了推出措施去刺激經濟,各國政府都推出寬鬆的財政政策,大大加重了其財政負擔,09年各國都會出現財政赤字,對基本因素良好的國家,一、兩年的財政赤字並不是問題,但對於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財政狀況較差的國家來說,他們的貨幣實在是易跌難升。

簡單一點,中國是亞洲區內基本經濟因素最佳的國家,相信沒有一隻亞幣較人民幣更有條件上升,故此,我們不妨以人民幣匯價走勢作訊號,在人民幣重展升浪之前,其他亞洲區貨幣都難以大幅升值。

過去一年亞洲債券平均錄得20%的跌幅,對於喜歡投資亞洲債券基金以享受亞幣升值的投資者,當然是極差的一年,可是,我們實在需要留意,很多亞洲債券基金都會投資於以美元發行的債券,故受貨幣匯價影響較少,去年的跌幅,很大程度在於企業債券價格下跌所致,企業債的表現很在乎環球經濟狀況以及信貸市場的狀態,在現階段,亞洲企業債券的投資風險仍高,而潛在回報又不及股票,故風險及回報比率並不吸引。


淺談醫療股 (人手在渷,梁明遠)

在過去17個月,標準普爾500指數便下跌了12個月。對於選擇性投資個別行業的人士,假如在這段時期固守不放,亦必定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雖然投資者幾乎無法把握最理想的時機,但長線持有醫療股的時間再次來臨。眾所周知,我們已經處於幹細胞、基因組學(genomics)及醫療科技熱潮的開端,最終將會變成泡沫。

最基本的現實是,全球人口正在老化,所構成的主要趨勢不容忽略。傳統上,醫療股是經濟衰退期間的避難所。最近羅氏(Roche)與Genetech、輝瑞(Pfizer)與惠氏(Wyeth)及默克(Merck)與先靈(Schering Plough)等數以百億元計的合併交易,證明現在合併估值比將來吸引。醫療界的併購活動受充足資金支持。資本家、投資銀行從業員和長線投資者十分青睞該行業的增長。我們固然預見合併風氣將會繼續,由於水頭充足,強生(Johnson & Johnson)、施貴保(Bristol-Myers Squibb)、禮來(Eli Lilly)及拜爾(Bayer AG)等巨頭公司也要尋找新的增長動力。這次好市亦有輸家,醫療保險商、服務供應商及醫院等依賴政府撥款支持的機構,便要面臨資金乾涸。創新生物科技公司雖為先驅,但業界巨頭才有足夠分銷渠道、藥品生產線,以及有能力游說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和國會給予長期專利權。促成改變的因素,就是業界可以雲集大量科學家和引進新的企業模式。日後醫療界巨頭的增長將來自市場佔有率或專門市場。筆者個人偏好研究癌症、愛滋病毒、白血病、心臟病及大腦損害等特定範疇的公司,因為各具獨一無二的特點。至於基金投資者,則須著重基金持有生物科技界巨頭的比重,原因在於現金在該行業的重要性尤勝其他界別。以下提供幾項挑選基金的準則:

1. 家喻戶曉的醫療公司
2. 開發中的藥物簡單易明,並具專用分銷渠道
3. 臨床測試獲得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良好回應,記錄上沒有瑕疵或爭議
4. 行業股價的上升速度高於整體市場
5. 主流媒體的支持,企業公眾形象正面
6. 具備大量資金作後盾

如要獲取優厚回報,首先必須等候整體跌市停止。根據統計,一般市況約佔任何股票波動的50%,所屬範疇的強弱約佔30%,個別公司的情況及增長則為20%。不過,筆者相信我們正在跟隨內幕人士的投資方向,亦即那些支持合併的資金。上述所有醫療範疇均遠遠跑贏紐約股市,其價格證明了需求及支持甚強。市盈率高企亦反映市場估值非常理想。醫療股的抗跌能力較其他很多行業更高。我們未必能在最好的時間買入,但仍然可以趁低吸納,以往後的大好前景為目標。畢竟,有耐性,自然有所回報。


牛市開始了嗎? (作者︰任文傑)

隨著花旗集團及巴克萊銀行傳來盈利喜訊、美國若干經濟指標出現見底跡象,加上聯儲局積極執行量化寬鬆政策,道指已從3月6日的低位反彈15%以上。很多投資者不禁想到牛市初期是否重臨。儘管不明朗因素仍然甚多,但如同其他正在復甦的經濟體系,股市反彈通常都領先經濟復甦。故此,與其等待經濟指標,我們必須尋找確實顯示股市已經見底的跡象。我們會留意以下四點:

第一,信貸違約掉期(CDS)市場回落,不只是個別國家或行業。在雷曼兄弟倒閉後,即使有關國家或行業享有良好信貸評級,整體CDS市場仍顯著向上,反映信貸市場相當緊張。比方說,中國的5年期CDS由去年4月的40點子飆升至現時173點子,增幅達4倍。雖然經濟狀況欠佳導致違約的可能性增加,但中國的基本因素在新興或發達市場中堪稱數一數二,違約風險極低。故此,CDS上升,實質上是顯示流動資金狀況,而不是個別國家的實際違約風險。

第二,金融業顯著反彈,特別是銀行股。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曾經多次提到,由於銀行借貸幾近停頓,金融業必須率先復甦,經濟才能真正復原。因此,倘若金融業表現顯著回升,亦即代表銀行經營狀況改善,借貸業務回復正常。

第三,美元回落。美國財務部及聯儲局向金融體系注入大量流動資金,在基本因素方面,美元長線而言無疑會處於弱勢。不過,由於股市依然非常波動,美元可以扮演避難所角色,而且大部分新興市場傾向透過弱勢貨幣刺激出口,各國央行支持美元,所以美元短期可望維持相對強勢。故此,假如美元趨跌,便反映流動資金重返風險資產。

第四,最重要的始終是「公私投資計劃」的實際效用,雖然財長蓋特納提出了以政府及私人投資者合作去處理有毒資產,但參與的銀行及投資者反應如何仍是未知之數,如果計劃未能於短期內實行,有毒資產對金融機構的傷害依然極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