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29, 2009

銀聯信託︰強積金資訊站

2009年8月22日至29日

1. 強積金連錄五月正回報

理柏香港研究主管黃澤銘指出,本港強積金七月平均上升百分之六點一三,是三月以來連續第五個月向上,當月沒有任何一個資產類別的基金錄得虧損;當中股票強積金獨佔鰲頭,平均升百分之九點六一,混合型強積金穩坐第二名,平均回報百分之五點九五,債券強積金則平均上漲百分一點八四。
雖然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好轉,令強積金在過去五個月平均錄得百分之二十八點○二的漲幅;至於表現最好的股票類別強積金,過去五個月平均升百分之四十七點三四。倘若細分比較,七月表現最佳的強積金組別為南韓股票基金,期內升百分之十五,這組別僅得一隻基金,為大褔MPF退休金—大福韓國基金。緊隨其後的組別為香港股票基金,上月升百分之十二點一二,三十隻香港股票基金中,有七隻躋身七月回報最佳的十大股票強積金榜,其中表現最標青是富達退休集成信託-香港股票基金,升百分之十四點五七。日本股票基金表現落後於其他所有股票強積金類別,期內平均只升百分之三點四八,而整個組別的七隻日本股票基金,全掉入七月表現最差十隻基金名單,例如萬全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日本股票基金及中銀保誠簡易強積金計劃-中銀保誠日本股票基金,兩者升幅都不足三個巴仙。不過,如數表現最不濟的強積金資產類別,是為貨幣市場基金,上月只微升百分之零點○一。
投資策略方面,黃澤銘表示,風險容忍度較高,並一筆過投資的強積金計劃參與者,應該在股市回落和整固漲勢之際,增加投資組合中波動率較高的強積金比重,例如股票強積金或進取混合型強積金;但對於月供強積金的打工仔,他們的投資組合配置則不宜改變。
(頭條日報 - 周一理財專題 - P42 - 至叻理財 - 2009-08-24)

2. 散工亦受積金計劃保障

由於建造業及飲食業的僱員流動性高,不少僱員屬『臨時僱員』,即由僱主按日僱用或僱用期少於60日的短期僱員,故制度下特設『行業計劃』,供建造業及飲食業的僱主選擇參加。雖然強積金法例規定僱主必須安排年滿18至65歲,在僱傭合約(包括書面或口頭協議下)受僱期不少於60日的全職及兼職僱員,加入強積金計劃及作出供款,但上述的60日受僱期限並不適用於建造業及飲食業的臨時僱員。即使只工作一天,僱主亦須為僱員參加計劃及作出供款。其實,飲食業及建造業的僱主選擇參加行業計劃有不少好處,例如所聘用的臨時僱員如已在受託人開立帳戶,僱主便毋須再為他加入強積金計劃,只須向有關僱員索取個人資料及臨時僱員帳戶號碼,便可即時為他供款。此外,如果僱主選擇在發薪後一個工作日支付供款,便毋須同時向受託人遞交付款結算書及向僱員提供供款紀錄。
為了令公眾更了解有關行業計劃的內容,積金局印製了一份有關強積金行業計劃宣傳單張。單張可於積金局各辦事處免費索閱,亦可於積金局網頁(www.mpfa.org.hk)下載。
(香港商報 - 投資理財 - A09 - 積金資訊站 - 積金局 - 2009-08-22)

3. 強積金收費有下調空間

強積金半自由行將會在2011年首季實行,銀聯信託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表示,實施強積金半自由行後,預期不會引起大規模的收費減價戰,但是價格則有下調的空間。劉嘉時表示,實行強積金半自由行後,僱員的自主權將會大增,但是預計業界不會以減價作招徠,僱員在選擇組合時,收費只是考慮的一部分,她認為僱員不應該只看收費水平,而是服務提供者的可靠性及其投資能力。
關於強積金的銷售手法及監管問題,駿隆董事總經理蕭美鳳表示,僱員在選擇強積金組合的時候,容易受推銷手法所影響。她認為強積金是長遠的投資,不是短期炒賣,應該以年齡及風險作為考慮因素。在強積金的零售層面,證監會及積金局將會發出更多指引,及有條款作出監管。她續稱,過去八年實行強積金計劃經歷了幾次的金融動盪,在選擇計劃時,僱員可以參考哪些基金經理在投資回報上有較佳的能力,現時已經有足夠的資訊給僱員參考。
(成報 - 財經 - B03 - 殷考玲 - 2009-08-26)

4. 半自由行將推擬減價增基金選擇 MPF受託人兩招搶客

強積金將於2011年初半自由行,僱員供款部份得到鬆綁。在半自由行實施之前,僱主僱員對於選擇受託人均有要求,包括收費要低、選擇要多、服務回報要好。面對競爭加劇,積金受託人亦因應市場需要,以兩招搶客。美國友邦退休金管理及信託高級副總裁及執行董事顧培德表示,收費會下調,但料不會大規模減價。銀聯信託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亦預期,日後在激烈競爭下,積金受託人收費有下調壓力。他指出,由於管理基金成本不輕,相信業界會按其成本效益及經營模式定位。不過本地強積金市場佔有率達16%、排第二的宏利,已於上月率先調低旗下成份基金收費。信安國際大中華區首席營運官袁時奮表示,強積金半自由行正式實施後,市場上的強積金產品將更趨多元化。他指出,近年市場環境不斷進化,一些指數基金等應運而生,相信日後有更多不同類型的產品推出。較早前滙豐宣佈由10月8日起,旗下強積金「智選計劃」新增4項基金,使基金選擇增至14項。
僱主揀選受託人,原本有絕對話事權,但隨着積金半自由行實施,大部份僱主均表示,轉換受託人會與僱員商討。駿隆董事總經理蕭美鳳表示,僱員如考慮轉換受託人,應衡量個人可承受風險及轉換目的,因強積金是為退休準備,故不可用炒賣股票心態看待,並需謹記分散基金投資,不等於將風險分散。
美國友邦退休金管理及信託高級副總裁及執行董事顧培德建議,打工仔應每年檢討個人積金投資組合,適時作出調整。強積金顧問公司駿隆昨舉行研討會,出席的受託人及僱主部份已作出相應部署,迎接有關新政策。與會的強積金專家均指出,無論僱主及僱員,揀選受託人時,不應單憑其收費作考慮,應留意其過去回報表現。
(蘋果日報 - 金錢要理 - B13 - 甄嘉儀、陸穎恩 - 2009-08-26)

5. MPF半自由行未掀減價戰

強積金半自由行將於二○一一年首季實行,早前有強積金服務提供者率先調低強積金收費。信安大中華區首席營運官袁時奮昨出席一強積金論壇時指,強積金半自由行確令業界有減價壓力,但認為強積金成員選擇強積金服務提供者不會只着眼於收費,並會考慮強積金回報及服務等因素。出席同一論壇的銀聯信託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亦認為,強積金半自由行實施後,業界競爭將更激烈,相信對業界的收費有一定下調壓力,但預期不會出現減價戰,因強積金的管理成本不菲,業界要調低收費,需視乎所管理的基金規模是否能提供減價空間。至於七月時曾調低強積金收費的宏利,宏利公積金信託首席行政總監艾文達指出,該公司早前調低收費是基於所管理的強積金基金已達一定規模,出現減價空間所致,否認是為搶佔強積金半自由行市場而減價。另外,駿隆強積金顧問董事總經理蕭美鳳表示,目前強積金成員平均的強積金累計權益約十二萬元,擔心強積金半自由行後僱員會受促銷優惠等宣傳手法影響,未能理性地選擇強積金服務提供者,提醒市場上各強積金,即使是相同風險類型的基金回報亦會各有不同。
(星島日報 - 星島財經 - B02 - 2009-08-26)

6. 宏利強積金減費後再推回贈1%

強積金「半自由行」在2011 年初才正式實行,但已有不少受託人密謀「搶客」,減收徵費自然會其中一項。早前宏利宣布在11 月1 日起,減收基金管理費,大部分基金的減幅為每年資產淨值的0.35%,而個別基金的最大減幅達0.5%。在減價後,宏利基金收費仍屬較貴一家。原來宏利再用回贈吸客,宏利公積金服務首席行總監艾文達(Alan Merten)透露,現時宏利基金收費平均約為2.25%,但按比例回贈1%基金單位給供款人,無形中旗下僱員所持基金單位增加,但戶口資產仍要在65 歲後或特別個案才可取回。當11 月份減收基金收費後,相信收費更具競爭力。他表示,基金收費佔供款人每個月的供款比率只是一杯約值六元咖啡的價錢,但基金表現穩定及跑贏指標更為重要。現時旗下中華威力基金,基金開支比率達3.29%,屬高收費一族,他透露,有兩成僱員選取該基金,主要是因為基金表現十分突出。
而駿隆強積金顧問董事總經理蕭美鳳也表示,僱員在看基金收費之外,還要留意基金表現,過去混合資產基金最佳的基金回報為87.17%,最低為5.36%,若以9.6 萬元總供款額計算,兩隻基金相差達7.3738 萬元,相距73%。另外,銀聯信託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表示,在半自由行實施前,相信市場會競爭激烈,預計也會有公司作出減收徵費吸客,銀聯也會視乎市場情况,不排除再減費。
(明報 - B05 - 2009-08-26)

7. 強積金後年可「半自由行」

全港「打工仔」每月要向強積金戶口供款,卻無權選擇強積金公司,這種情況料最快在2011年可有轉變,經立法會通過修例後,2011年首季有望落實強積金「半自由行」,僱員可選擇將強積金僱員供款部分轉到所指定強積金公司。業界估計,當落實強積金「半自由行」後,強積金公司必定有減收費壓力,有機會掀起強積金公司減價戰,亦會有20%僱員會選擇更換強積金公司。駿隆強積金顧問董事總經理蕭美鳳估計,當實施強積金「半自由行」後,將有約20%「打工仔」將僱員供款部分轉到其它強積金公司。蕭美鳳並相信,屆時證監會及積金局會向基金公司及中介人,推出更多守則及指引。她認為,「半自由行」涉及很多僱員投資問題必須加強監管。同時,現時很多市民選擇強積金公司時,都沒有作詳細考慮,很多時都會為貪取小禮物,例如超級市場現金券便作決定,所以建議當局要加強教育。信安國際大中華區首席營運官袁時奮表示,屆時強積金公司為了留客,肯定會有減價壓力,但相信不會出現惡性競爭。他強調,市民不應只側重於收費之多少,最重要是強積金的長遠表現。
(文匯報 - 文匯財經 - B01 - 李永青 -2009-08-26)

8. 年輕打工仔捧保本積金

駿隆強積金顧問董事總經理蕭美鳳表示,金融海嘯嚇怕部分年輕僱員把強積金轉至保本基金。業界表示隨強積金半自由行於二○一一年實施,料更多受託人會推出指數基金、絕對回報基金等。收費方面,業界會有減價壓力。
(太陽報 - 財經 -B03 - 2009-08-26)

9. 打工仔宜選目標日期基金代按階段調節組合

要達到退休無憂,應按人生階段將強積金組合作出適當調整。不過,駿隆強積金顧問董事總經理蕭美鳳表示,現況是不少強積金成員仍以用於短綫投資方法對待自己的強積金,最常見是受短期市況影響,而轉換強積金組合,而非考慮自己的人生階段,如去年九月至十二月期間,便有不少強積金成員因金融海嘯市況逆轉,而將強積金內的資金轉至保本或保證基金等低風險基金。信安大中華區首席營運官袁時奮指出,對於欠缺時間緊貼大市的強積金成員,可選擇投資於目標日期基金,將資金交託予專業基金經理,以按照強積金成員的人生階段及市況,作出適當的資產調配。目標日期基金,又被稱為目標期限基金,此種基金會設定一目標日期或期限,如富達退休集成信託—富達「儲蓄易」2040基金,該基金目標期限為2040。袁時奮表示,目標日期基金的基金經理會隨着目標日期接近,而因應市況將基金資產逐步由股票轉移至債券及現金比重較高的資產,好處是強積金成員只需選擇符合退休目標年期的基金後,便不用再自行為強積金投資組合作出調配。
(星島日報 - 強積金專綫 - B06 - 2009-08-27)

10. 成分基金趨多元化

目標日期基金在本港仍屬初步發展階段,較少強積金服務提供者提供此類基金選擇。袁時奮指出,目標日期基金於美國的退休金計畫內已相當普及,而早前一項於美國的調查顯示,金融海嘯後愈來愈多美國人有意認購目標日期基金。袁時奮表示,根據美國退休金計畫的發展經驗,即使沒有實施強積金半自由行,本港強積金亦會朝着成分基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預期未來本港強積金市場不僅會有更多目標日期基金,還會出現其他類型的基金,如目標風險基金(Target-riskFund),這些較為複雜的成分基金。
(星島日報 - 強積金 - 専綫 - B06 - 2009-08-27)

11. 轉換基金睇時機

除目標日期基金外,市場上仍有不少按人生階段而設計的強積金基金選擇,如被稱為人生階段基金的平穩基金、均衡基金及增長基金等,此類型基金投資於股票、債券及現金的比例各有不同,適合不同年齡的人士作投資,但缺點是投資者要自行作出轉換基金的決定。假設一名40歲的強積金成員,將資金投放於股票比重可介乎40%至60%的均衡基金,當他接近60歲時,宜將資金轉投資於債券及現金資產為主的保守基金。不過,強積金成員選擇於何時轉換,全數或逐步轉換,均會影響退休時最終的投資回報,強積金成員對市況要具較深入了解。
(星島日報 -強積金專綫 - B06 - 2009-08-27)

12. 整合保留帳戶免因小失大

現時香港強積金制度內有超過300萬個保留帳戶,約佔帳戶總數30%。除非成員是一個精於保存紀錄及定期整合多樣投資資料的人,否則成員極可能會遺忘有關保留帳戶的資料,例如帳戶登入名稱及密碼,或者積金供應商的查詢電話號碼。持有多個帳戶更意味着成員會收到多份周年權益報表,一個不留神便會錯過查閱,漸漸便可能忘記管理這些退休金資產;成員若曾經搬家但忘了將新地址通知積金供應商,那以舊地址登記的帳戶便從此失去聯絡。遺忘保留帳戶,也就是錯過為退休資產增值的機會。目前僱員對管理保留帳戶意識仍未普及。有見及此,隨着強積金推行「半自由行」,積金局目前正考慮將「保留帳戶」的名稱改為「個人帳戶」,以加強成員積極參與照顧個人強積金帳戶的意識。
(星島日報 - 強積金專綫 - B06 - 強積金答問 - 2009-08-27)

13. Change retirement age to 65, union says

A union representing rank-and-file civil servants yesterday called on the government to extend retirement age from 60 to 65, saying the extra years in the service would help them make ends meet in old age. Although it is estimated that public coffers could initially save more than HK$500 million a year if the plan is carried out, senior officers and an academic believed it would block the career path of middle-age officials. At a meeting with Chief Secretary Henry Tang Ying-yen, Federation of Civil Service Unions chairman Leung Chau-ting said that many retired rank-and-file civil servants received small pensions and keeping them in the civil service could keep them off welfare. The government estimates that HK$17.5 billion will be paid to 109,750 pensioners in the current financial year. The total pension liability exceeds HK$427.6 billion. The Civil Service Bureau estimated that about 3,400 civil servants would retire each year up to 2012-13. A spokeswoman for the Civil Service Bureau said the government had no plans to change the retirement age of civil servant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 EDT - EDT2 - Ambrose Leung and Daniel Sin - 2009-08-
27)

No comments: